我非常佩服那些做公众号能坚持日更的人,坚持日更好几年的人。
做公众号就是需要长期输出,而且还需要优质内容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都有自己的干货。但是每日输出每日更新,等同于一直在剖析自己,挖掘自己身上的东西。那就意味着迟早都有挖光的一天。自己没东西写,或者不知道写啥好的时候很多,相信每个写作的人都会遇到。
方法总比困难多,用我经常阅读的几个公众号博主的话说,有几个办法:
1、倒逼输入,坚持阅读。
有阅读就会有有思考,有想法。从别处找灵感,启发自己
2、艺术来源于生活,写作也是
只要我们活着,每天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。那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,得有细腻的心思,发现生活中那些有意思的人与事。生活中不缺乏美,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。
3、保持一线战斗
优化师要保持一线投放的状态,才能跟得上各个平台的变化,拥有最新的讯息,知道大大小小的平台调整。每个平台规则、算法、玩法都在随时变化,推成出新,脱离一线几个月可能就被甩到后面了。
4、碎片化记录
写作并不一定需要一整段时间,没法抽出1-2个小时,可以试试10-15分钟。
随时记录一些灵感,简单的文字。每天再空出10-15分钟按照逻辑梳理一下这些内容,也能出一篇比较不错的文章。
5、给自己一点正反馈(我的感悟)
一个人运营公众号蛮孤独的,前期默默无闻,像一个人在地里挖矿。
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,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些正反馈。
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办法——投稿。
自己发文章,可能辛辛苦苦思考码字就很少的阅读,连点赞都没有。看着比较难受,很容易打消积极性。
比如我之前发了一篇成都落户的文章,认真看了并且去做的话能节约至少一万块钱,但是阅读数据并不是很好看。包括一些经验分享的文章,得不到反馈,有种失落感。彷佛白写了,没有任何意义。
后面我就在想,既然现在粉丝不多,也不太活跃,自己毅力也很一般,那么,既然这事儿非做不可,前期就投稿吧。
第一:能让我坚持写下去,而且可以转载到我的公众号上面也算是账户的更新
第二:多多少少是个收入,是种肯定,也可以听到读者的声音。
有了这种正反馈,才能写的更长久。用信息流广告中的一句话说,这是冷启动期。给自己拆分目标,设置一些小的嘉奖,一点点甜头,能帮助自己快速渡过冷启动
从2021年开始,我按照上面的方法实践,略有进步:
1月的时候更新了8篇文章(这是以前几个月的量了),常读用户提升了82个;
投稿了3篇文章,有几百块钱稿费收入;
午休时间,挤出来一二十分钟,也能输出一篇内容;
尝试了付费文章,收获了几个付费用户;
陆陆续续有一些赞赏和付费咨询;
巨量创意的官方邀请;
遇到了很多走在这条路上志同道合的人,他们也在坚持前行;
关注了一些走在前面的大佬,(他们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了,也获得了很多成就:不管是自身的写作能力、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,还是经济收入的提升,个人影响力)带给我很多启发和指引。
我的成果都还比较小,但是对我的意义非凡。
人总不能打一辈子工的,总要找一条相对来说,适合自己的,更舒服的跑道。
想象一下,当我四五十岁,职场已经不需要我了,我还能在家泡杯茶,养养花,晒晒太阳。然后不紧不慢的写上一点文字。就够我吃喝,不用伸手找人要,已是一种体面。
时间的力量非常强大,只要我能坚持住。相信写作也是一个大雪球。终将收获我想要的生活。
现在,就只管播种、耕耘、浇水、除草、施肥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数字时代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medigital.cn/7789